第70页
不过他好歹并没有继续东拉西扯,大约是对许碧的态度比较满意,垂下眼睛想了想,缓缓地道:“夫人此人,也不过是常人常情而已……”
沈夫人嫁进沈家时,他已经快三岁,说大不大,说小不小,懵懵懂懂,却又有着小孩子特有的敏感。那会儿他虽然不懂什麽端王做媒之类的话,却也能感觉到父亲与这位继母之间似乎有些异样。而香姨娘曾经搂着他,小声地与他说父亲并没有忘记他的生母,这亲事也不是父亲情愿的……
“端王”许碧忍不住问,“端王怎麽了”一个得天花死了的王爷,难道还有什麽特别的地方吗
“你不知晓”沈云殊看了许碧一眼,点了点头,“是了。你大门不出二门不迈,不知晓此事也是应当的。”这倒是与林妈妈所说甚为符合。便是此事其实有许多人都知晓,但许良圃自是不会与一个庶女分说。
沈云殊直到这会儿,才觉得许碧当真就是林妈妈所说的那个许二姑娘了。想来她懦弱的性情,也不过是因在家中不得宠所披上的一身僞装罢了。瞧瞧她那几样敬茶礼,但凡许家主母用点心思,也不会如此寒酸。
“端王并非得了什麽天花,而是谋逆。他毒害太子,全家被诛。只是先帝不想被天下人知道他的儿子们兄弟阋墙,所以……”拉了一块遮羞布而已。
先帝有五个儿子,长成了四个。
端王是长子,贵妃所出,本人又颇有些勇武,当年在西北也立下了不少军功,相比起生来病弱的太子,他看起来的确像是个更合适的储君。
可偏偏皇後姓袁,娘家甚为得力。而贵妃虽然得宠,娘家却早败落了,给不了端王什麽支持。
端王打从十五六岁起就盼着太子一病不起了,可太子虽然是个药罐子,却总是不死。直到贵妃在宫里被皇後整治了一次,得了伤寒,御医皆说病重,端王就等不得了。他很明白,若是母亲死了,他可就再没有半分希望。
其实贵妃那次的伤寒究竟与皇後有无关系还不好说,但端王反正是认定了。他觉得皇後容不下他们母子,于是就对太子下了毒。
太子那身子,好端端的还要时常病一病,更何况是下毒呢。端王甚至没用什麽特别厉害的□□,就把他送上了西天。
只是这件事他做得太急了。皇後在後宫经营数十年,贵妃再得宠都没能翻起什麽风浪来,更何况端王呢皇後查出了下毒的人,就逼着先帝将端王一家诛杀,连宫里贵妃都“暴毙”,没留下一个活口。
当今皇帝乃是幼子,封号为靖,生母是皇後身边一个宫人,原是皇後推出来固宠,与贵妃争风的。那宫人生得倒是十分美貌,只是命不大好,生下儿子没几年就去了,靖王便被皇後抱在身边抚养。
原是要给太子养一个帮手的,谁知道太子竟死了。皇後伤心了一段时间之後,便牢牢把住了靖王——毕竟皇帝还有一个儿子佑王,比靖王年纪还大些,离储位更近呢。
说起来立储这件事,无非是立长立嫡立贤立爱,佑王和靖王都是个四不沾。最终皇後以靖王为中宫抚养,记在名下身份更尊为由,将靖王扶上了太子的宝座,最终继位登基。而袁皇後也就成了袁太後,佑王则继续做他的王爷。
“端王是谋逆”许碧瞪大了眼睛。这个罪名可是再重也没有了。他害死的可是太後的亲儿子,那他曾经交好过的人家,太後难道会放过吗
“你们从西北被调到江浙来……”许碧想起当时路姨娘那些语焉不详的话,不由得有些明白了。路姨娘只是隐约听人说了几句,说皇帝忌惮沈家人在西北功高震主,原来不是什麽功高的事儿,是因为跟端王有过这麽一点关系啊……
第26章内情
“所以袁家敢这麽肆无忌惮地算计你,原来是有太後这一层关系……”许碧喃喃地说,“还有许家……”
原来端王谋逆人尽皆知,难怪许良圃敢以庶充嫡,把她塞到沈家来。原来倚仗的不是许瑶要去应选,而是觉得沈家被九龙宝座上那位忌惮着,被後宫那位天下最尊贵的女人恨着,估计是没什麽好日子过了,所以正好借着冲喜的借口把嫡长女捞出来,一则能有个更好的前程,二则还留个不毁旧约的好名声——文人嘛,要是见风转舵得太过明显,可不是什麽好事。
沈云殊扬了扬眉毛。许碧说起自己娘家,用的却不是“我家”,而是“许家”,就仿佛她不是许家人似的。女儿家,再怎麽倔强或是能干,娘家都是她们最大的依靠,可许碧……
“听说你生母早就过世了”生母过世,嫡母苛刻,生父凉薄,也难怪她对许家如同外人一般……
“是。”许碧随口回答,“一直都是路姨娘照顾我。”这倒不用思考,完全是原身的许二姑娘的记忆,在她心里,路姨娘跟没见过面的生母一样,都是最亲近的人。
“我也差不多……”沈云殊笑了笑,“六岁之前,我只记得香姨娘……”母亲去世之时他还太小,模糊地还记得有那麽一个温暖的怀抱,但更多的却是香姨娘温柔的笑脸,和一句句的嘱咐。
“听说香姨娘是……”
小贴士:如果觉得不错,记得收藏网址或推荐给朋友哦~拜托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