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想说,她不是这个意思。 她不是想要报复他们。 她只是知道自己错了。 所以她是真的不想活了。 但是不知道为什么,她只发出了刺耳的呜咽声。 那几位长辈忍不住又叹了一口气。 他们相信李梅伊是真的不想活了,因为但凡今天连峙他们没有过来,又或者是他们过来之后,没有提出要帮忙,他们都不会专门跑过来一趟。 那等他们发现李梅伊的时候,李梅伊的尸体恐怕都已经凉透了。 所以他们只说道:“你知道错了就好。” “人都有犯错的时候。” “但我们希望这就是你这辈子犯的最大的错了。” “别再做蠢事了,相信你父亲也是希望你能继续活下去的。” “如果你真的觉得愧疚,那以后就多学一学你的父亲,多做一点好事,也能为你父亲多积一些阴德。” “哇。” 听见这话,李梅伊哭的更用力了。 但她始终没能发出正常的声音来。 连峙眉头皱了皱:“等老先生出完殡之后,送她去医院看看吧。” 杜志强:“好。” 李老先生的棺椁是上午九点出的门,十点准时到的墓地。 然后就没有连峙他们什么事情了。 因为按照长市这边的习俗,棺椁入土是明天上午的事情,到时候只需要家属到场就可以了。 所以吃完午饭之后,他们就可以回去了。 那几位长辈却拉住了他们:“请三位公安同志等一会儿,我们让那几个孩子过来给你们磕个头。” 连峙几人连忙说道:“不用不用。” 那几位长辈:“应该的应该的。” “这一次要不是你们揭穿了翟学名那个畜生的真面目,老李头还要背着数不清的骂名去投胎呢。” “所以今天无论如何都要让那几个孩子给你们磕个头。” 说话间,那几个学生就到了。 他们倒头就拜,根本不给连峙他们再推脱的机会。 “谢谢连公安,沈公安,杨公安。” “你们的恩情我们这辈子都会记在心上。” 最后,他们还把连峙一路送到了车上。 同时,他们还给连峙他们带去了一个消息:“杜大叔送完李梅伊去医院回来了。” “因为在房梁上吊着的时间太久了,李梅伊伤到了喉咙,医生说,她恐怕很难恢复了。” 也就是说,李梅伊哑了。 那这件事情,可以到此为止了。 杨孝等人心想。 车子开出去之后,沈建设说道:“事实证明,好人还是有好报的,等我以后去世了,都不一定能有四个孝子给我摔盆。” 杨孝却是一脸无奈:“这几个响头我反正是受之有愧啊。” “毕竟一开始,我是准备按照李老先生是自杀的结论结案的。” 沈建设也跟着说道:“没错,这个案子多亏了连老弟你啊。” “要不然,恐怕过不了两年,李梅伊就要去跟李老先生他们作伴去了,翟学名就要搂着李家的家产半夜笑醒了。” 要不然怎么说说者无意,听着有心呢。 所以听见这话之后,连峙直接就愣住了。 是啊。 如果他没有穿过来,这件案子说不定真的就以老李头是自杀的结论结案了。 再过一个月,等到长市商业银行的监控录像全部被新的监控覆盖,这件案子就再也没有翻案的机会了。 这就是厕所门把他送过来的目的吗? 让他伸张正义? 老天爷竟然开眼了? 连峙忍不住低笑了起来。 三天后,长市公安局发工资了。 连峙目前的月薪是一百六十块。 上个月,连峙一共上了二十天的班,加上少的有点可怜的破案奖金,最后他一共拿到了一百三十块钱的工资。 这二十多天里,连峙花的都是前身的积蓄,差不多花了将近五十块。 这五十块钱,他肯定是要还回去的。 至于他这个月上的班赚到的工资,他准备留给前身了,就当做是占用了这具身体这么多天的租金了。 所以最后,他正好还剩下八十块钱。 看到连峙算起了经济账,沈建设便也给自己算了一下,结果就发现,他上个月的结余竟然还不到三十块。 “怎么这么少?” 沈建设:“我上个月不就是多购置了一些生活用品,比平时多下了两次馆子,多吃了几根冰棍吗?” 杨孝:“正常,我记得六月份的时候,绿豆冰棍才一毛钱一根,现在就已经要一毛五了,猪肉也从原本的三块六涨到四块了,还有牙膏蜡烛这些,全都涨了。” “一件两件东西涨价也没什么,反正我们一个月也用不了多少,但耐不住这么多东西一起涨价啊。” “关键是我们的工资和奖金却没有跟着上涨。” 沈建设:“是啊。” “再这样下去,我们以后怕不是要自费上班了。” 杨孝:“所以每到这个时候,我都特别佩服那些当初敢辞掉工作,下海经商的人。” “他们现在个个都赚的盆满钵满,哪还用得着跟我们一样,要为钱的事情发愁。” 说到这里,他们不可避免的想起了一个人来。 那就是杜志强。 听说杜志强以前在部队里都做到副排长了,后来转业的时候,分到的也是商业局这样的好单位。 但是后来他看到了建材行业的商机,毅然决然地从商业局辞了职,开始做建材生意,现在人家至少已经是十万元户了。 要知道这年头,在长市,万元户也还是个稀罕玩意呢。 “哦,对了。” 沈建设说:“李老先生去世了之后,他之前资助的那些贫困学生不是都没有着落了吗?” “听说老杜成立了一个商会,拉上了中远街上的十几个大户,接手了那些贫困学生,而且听说他们还准备把中远街上的贫困学生,也纳入援助范围之内。” 商会? 这种组织要是运作好了,那以后的影响力可就大了。 杜志强确实有点东西啊。 难道他要见证一个资本大鳄的崛起了? 连峙心想。 不过这些对于他来说,已经不重要了。 直觉告诉连峙,他应该可以回去了。 所以两天后,趁着放假的机会,他先是去了一趟古玩街。 九十年代初,受惠于改革开放,国家经济飞速发展,人民群众收入增加,手里有了闲钱,他们便纷纷加入集邮这一风雅的娱乐活动,而邮票因为发行量限制,不少集邮爱好者在买不到的情况下,便选择溢价收购,投机者从中看到商机,纷纷涌入邮票市场,以至于短短不过几个月的时间,邮票的价格就普遍上涨了三到五倍,更有甚者直接暴涨十几倍,于是集邮潮又开始兴起。 但是仅仅只是两年后,这股集邮潮就直接降到了冰点。 因为邮局开始增发邮票。 以1991年9月发行的“赈灾”邮票为例,邮票发行首日,市民排队购买,各地公安局不得不出动公安维持秩序,一整张面值40元的邮票更是被炒到600元,邮局见到这样的盛状,直接将邮票的发行量从1500万枚增加到4000万枚,导致最后邮票的价格急剧下跌并击穿面值。1 直到现在,邮票市场依旧萎靡不振。 连峙直接来到了一家名叫珍宝阁的古玩店。 这家店是杜志强的一个朋友的父亲开的。 所以在跟连峙寒暄完之后,老板就说道:“连同志,现在邮票的行情可不太好,我们也都不太看好邮票的前景,所以你真的要在这个时候购置邮票吗?” “我喜欢集邮,但是之前邮票的价格太高了,加上一些其他的原因,我就一直没有入手。” 连峙说道:“所以现在邮票的价格降下来了,对我来说反而是一件好事。” “而且我买的少。” 主要是他手里的钱太少了,要不然他肯定会直接买古董。 连峙都这么说了,老板也只能说道:“好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