祖母是第一代,我爹妈和阿姨是第二代,我和其他兄姊是第三代,接下来就要说第四代,亦即我爹的儿孙。大女儿章翠华跟她丈夫韦兆明生了四个儿女,大儿子叫韦迪雄,十六岁;二儿子叫韦迪颜,十三岁;三女儿叫韦迪珊,十二岁;四儿子叫韦迪遥,八岁。二儿子章翠燊跟他妻子江月美生了两个儿女,大女儿叫章霖英,十四岁;小儿子叫章霖泽,十一岁。三儿子章翠声跟他妻子陈绮仙生了三个女儿,大女儿叫章白玲,七岁;二女儿叫章白珑,四岁;三女儿叫章白惠,两岁。四儿子章敏耀跟他妻子周芳生了一个儿子,叫章勇康,七岁;五女儿章敏娜跟他丈夫钱子豪生了三个儿女,大女儿叫钱凯娉,二女儿叫钱凯婷,同是四岁,是双胞姊妹;三儿子叫钱凯俊,未满一岁。七女儿章敏澄跟她丈夫周羽刚结婚半年,未有所出。章家第四代的子孙总共十三人,全都是我的子侄外甥。
当时爹当然没有这般详细给我介绍,只是略略说明了我对他们的称呼或彼此的关系便作罢。他们这么多人当中,有些人对我两母子热情,有些人冷淡,有些人仇视,有些人看似事不关己,有些人觉得尴尬。尤其是三姨,她看我的眼神就像恨不得把我的肉咬下来般。还有我的六哥章含锋,他则是对我连连冷笑。当然,他们是含韵的母亲和兄长,对我哪会有甚么好脸色。
我妈先向祖母敬礼,祖母只是淡淡一笑,倒算是友善的。接着我妈分别向大姨、二姨和三姨叙礼。大姨庄严地还一下礼,没说些甚么;二姨则是拉着我妈的手连连笑说不用客气,又相称好姊妹之类的;最后就是三姨,我妈向她行礼时她立即挪身避开,冷冷的道:「受不起。」
我上前隔开难堪地站在原地的妈,自己向一众长辈请安。轮到三姨时,我躬身道:「三姨,艾官向你问安。」
三姨吃吃的笑起来,然后厉眼瞪着我。「好一句「艾官」。对长辈你也是这样自称的吗?」
我若无其事的道:「对谁都是。」
三姨高声叫道:「哎哟,好大的气派啊。来来来,三姨也来向你叩头行礼。要不要我的孩子都来给你请安?」
「你的孩子在哪?」我看看人堆。「六哥,还有九妹呢?」
三姨的脸顿时抽搐起来。「亏你还叫含韵做你的九妹?你这个野――」
「你疯够没有?」爹沉声喝道。
三姨给爹这么一喝,再也下不了台,掩着脸跑回楼上。爹对六哥章含锋说道:「滚回去看你那疯娘。如果这屋子再有人提起你妹,那就给我滚出去!听见没有?」
章含锋战战竞竞的答应了,然后转身返回楼上。
「艾官,你也是。以前的事别再提了。」爹看着我说。
「不提。以后也不提。」我摊开双手,笑了一笑。
众人看见我这模样也露出不悦神色。他们知道含韵的死是因为我,可是我还这么嬉皮笑脸,在新环境也不收敛一下。可是管他的,我现在是这家族的一分子,总不能被这儿的人永远拿住这痛脚来欺压。我刚才就是故意在三姨面前提起含韵,让她知道别要打算用此来挫我锐气。
接下来就是吃团年饭。赵管家说得没错,章家的确不怎么重视农历新年,所以饭席中少了三姨和章含锋也没人觉得有何不妥。可是我现这家族仍带着许多中国传统的观念。例如在饭席中,位置是一早编排好的。我爹、祖母、大姨、二姨、我妈、林氏夫妇、还有大女儿章翠华和大儿子章翠燊则是坐在最接近祖父的画像的那张台吃饭;而我和另外四个兄姊、嫂子、姊夫、还有乐慈和乐凤则是坐在后一张台;再接下来就是其余的子侄或外甥被编到最偏远的台子去。
长幼有序,中国人的特色。
饭后,爹说要跟林家谈婚事。我爹问我妈何时让我和乐慈成亲,我妈则没甚么意见,转问林氏夫妇。而林氏夫妇又不敢在这环境下作主,最后都是问我想在何时娶乐慈过门。我想了一下,说:「我和乐慈在七岁的时候订下婚约,再过两个多月我就十七岁,日子刚刚好。我看就在我生日后择个日子举行吧。」
乐慈听着望向我,仍是静静地一言不,好像有许多心事似的模样。
爹微微一笑,跟我妈说:「那么,就四月十八日好不?那几天我也在香港,到时章家除了娶媳妇外,我也一同娶你过门。」
林太太笑逐颜开。「那真是双喜临门了。恭喜章老爷。」
「以后大家是亲家,有甚么需要便托艾官传句话,我会照着办的了。」爹又对乐慈说:「挑个日子,你跟准家婆一起上来挑些饰,喜欢便拿去好了。到时我要我的媳妇漂漂亮亮地嫁入来。」
「谢谢章老爷。」乐慈生硬地道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