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凭顾柠西一己之力,帮双方传递消息。
外国人对她竖起大拇指:“顾小姐,我觉得,你肯定能进入决赛。”
另一个人说:“我听说中国的高考很难,你为什麽不考虑去国外上大学呢?”
顾柠西揉捏着手里的橡皮,心不在焉道:“没钱。”
“可是你的行李箱,是来自我们国家的品牌,这款如果是真品,就要上万美元了。”
对方连连摇头,一本正经地出谋划策,一副不好糊弄的样子,“顾小姐还是不要蒙我了。”
一双碧蓝的眼睛,认真的还有点可爱。
顾柠西没想到那人眼这麽尖。她尴尬一笑,不着痕迹地把文具盒的logo也往里侧遮了遮,没再说话。
这哪里是她的钱。
她现在的吃穿用度,没有一分是属于她自己的。
何况国外又那麽遥远,漂洋过海的,一眼望不到边。
当时徐若川就不舍得让她去。
她从小过惯了家和学校两点一线生活的人,没有出国闯荡的勇气。
学习的过程很枯燥,远比在校复习辛苦。
每天会有老师来授课,详细讲解比赛的题型和难点,节奏抓的很紧。
她只顾背记,时间过得飞快。
等到其他科目的学生已经开始休息了,她还是站在阳台上,默默念着手里的稿子。
腊八节的时候,没人来给她祝福问候,她就对着窗外纷飞的小雪发呆。
到底什麽时候才能熬过决赛?
顾柠西本以为比赛很快就能结束。结果比赛因天气延期,国际评委因故暂时无法入境,决赛又往後拖了几天。
这一拖,晋城恰逢暴雪,飞机取消航班,她又回不去了。
只能原地留在酒店过年。
陶芝芝培训的是理综,在酒店另一个大厅上课,偶尔下了课会来找她说说话。
小年夜的夜里,陶芝芝送来了老师煮的饺子。
两个女孩趴在飘窗上吃完了年夜饭。
“家人有给你打电话吗?”陶芝芝问。
顾柠西摇头。
她的电话号码是徐若川帮她办理的,除了已经不再联系的那帮朋友,就只有徐筠存了她的号码。
徐筠能给她打电话才是见鬼。
顾家那边……更是怕已经把她给忘了。她有试图打过去,没人接。最後只能一个个群发消息:新年快乐。
陶芝芝不清楚她的家庭情况,以为她只是不跟家里亲近,便没有多问。
倒是陶家父母,每天晚上都会打来一通电话,两个人争着问女儿的情况。
“闺女,那边冷不冷?”
“吃的还习惯吗?”
“用不用我给你寄点家里的冻饺子?”
“有啥需求尽管跟咱说,只要爸爸能办到的,天上月亮都给你摘来……”
走廊的角落里,经常能看见陶芝芝躲在角落接电话的背影。
“习惯,都挺好的。”
“学习……还凑合吧。老师讲的很好,就是不知道最後结果怎麽样。”
“不用,真的不用,这边什麽都有,什麽也不缺,你们忙你们的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