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飞速中文>邪帝之收美狂录完本 > 第030章 论道于路(第1页)

第030章 论道于路(第1页)

“她们的车停下了,看来是准备休息一会。我们下去再说吧。”

凌中天环顾了一下周围的众女,暗道:“不知道有几人会用心地听,罢了,只要有一个听众也是好事。”

清清嗓子,开讲:“删除房中术只不过是寇谦之等人改革传统道教的其中一种措施,和其他诸如:除去三张伪法和三张时期的租米钱税制度,用儒家伦理道德标准增订道教戒律和斋仪等等,都是为了使正统道教成为成熟的教会式宫观道教,以获得主流社会的接纳。”

范采琪插口问道:“这三张是指什么呀?”

“三张就是指张陵、张衡、张鲁这祖孙三代宗师。其实这入教合气交接仪式确实不太妥当,删了也罢,只是全盘否定房中术以及什么‘三张伪法’之类的,并将学承这些的人视为妖魔就有些过了,完全是排除异己的举动。

太平道动黄巾起义时,张修组‘五斗米师’响应,随后张鲁更在汉中建立了政教合一的地方政权,自称天师道。张鲁降曹北迁后,天师道扩展到北方,在中原地区广泛传播并开始分化。

这时的道教已经逐渐开始脱离民间,走向上层化。但至南北朝开始进行整顿之前这段时间内,民间的道教仍然不断与各朝当权者对抗。西晋时,道士陈瑞于巴蜀犍为地区起义,而二十多年后,李特、李雄父子在清城山天师道领范长生支持下在成都建立成汉政权,四十多年后才被桓温所灭。这些是生在巴蜀的事,你们应该很清楚吧。”

可惜……哑场,凌中天见大部分人皆兴趣缺缺,而那位范大小姐显然对人更感兴趣,心中还真是有些沮丧,不过见卓文君似乎很有兴趣,连忙精神百倍地讲了下去。

“与此同时,在江南一带民间广泛传播的则是与天师道有一定渊源的李家道,从东晋太宁元年至今二百余年间,在天下各地以李弘名义起事者不知几多。而江南一带上层士族中流传的则是杜子恭一派的天师道,而其弟子孙泰则在下层群众中广收徒众;东晋末,孙泰之侄孙恩于海南起兵,后被桓温之子桓玄派兵所灭。”

珍珠突然插话道:“可我听说孙恩乃是得天道后破空而去,并非兵败而死。”

凌中天一怔,暗想道:“这是我魔门内所传的说法,她怎么会知道,难道她也是魔门弟子?”

凌中天对她微微一笑,道:“关于孙恩一脉起兵之事,我们稍后再细说。”

继续对众女道:“就这样,在经历了两百多年由民间展向上层,由领导民众对抗朝廷转变为与朝廷合作的历史后,天师道等道教宗派便开始彻底与主流社会妥协。北魏明元帝年间,寇谦之开始整顿道教,要求严格奉行道德伦常,不许犯上作乱,目的在于杜绝天下百姓利用道教号召起义。寇谦之改革天师道的举措,获得北魏太武帝的支持,以寇谦之为国师,使北魏政权变成了政教合一,经冠谦之改革后的为北天师道。

之后,在刘宋朝廷这边,陆修静大举改革和整顿江南天师道,提倡以斋仪为主的道教,深受宋文、明二帝赞赏,与北天师道并存于世,称南天师道。

至此,道教这一民间宗教便彻底转化为士族贵族道教,与儒教、佛教并存于世,为各朝当权者所信奉,过上了安逸舒适的日子。”

凌中天特意看了珍珠一眼,接着道:“至于孙恩等人的起兵,有很大程度上是因为利益争斗而起。杜子恭这一脉的天师道在上层士族中很吃得开,孙泰甚至担任过太守等官位,他趁东晋内乱,借讨伐叛乱的王恭为名起兵,聚集徒众,意图反晋。

由于司马元显经常向孙泰求教房中术,使得两人关系深厚,而司马元显之父司马道子恐孙泰所谋危及自身,便派司马元显将其诱杀。

其侄孙恩逃到海南,提出了‘诛杀异己’的口号,攻占会稽,将书圣王羲之之子‘世奉张氏五斗米道’的道徒王凝之等士族诛杀,随后又占领了吴地八郡。之后四年间,晋廷不断派兵攻打孙恩,打得他节节败退。就在桓玄进行自己篡晋意图的同时,孙恩攻打临海失败,就此神秘消失。

按晋廷的说法,孙恩是兵败投海而死;不过民间还有另一种说法,说他成仙了,也就是他证得天道了;这两种说法谁正确就不是我们所能知道的了。”

范采琪道:“我曾经听有人说孙恩是魔门中人,他起兵是魔门主使的。”

“整顿前的天师道本就与魔门关系密切,孙恩是不是魔门中人并不重要,在晋廷眼里,起兵反晋的他就是魔头。”

凌中天感慨了一下,续道:“孙恩消失后,其妹夫卢循率剩余徒众逃往岭南。七年后,一直在岭南玩假投降的卢循和他姐夫徐道覆一起趁刘裕攻南燕之时,兵分两路,杀向东晋都城建康。一年后,卢循、徐道覆分别于交州、始兴战败身亡。至此,这场由孙泰开始,历时十三年的东晋末天师道起义以失败而告终。之后的天师道虽然没有象领导汉末黄巾起义的太平道那样彻底消失,但在整顿后已经完全投向朝廷,不再存有建立初的反抗精神。”

卓文君不解道:“从你的讲述中,我听出你好象很赞同他们。可他们妖言惑众,聚众作乱,祸及天下苍生,并不值得赞同呀。”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