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飞速中文>她不是潘金莲结局是什么 > 第82章(第1页)

第82章(第1页)

「那你是自幼伺候六姨的囖?」

「那倒不是,冯家原只一房下人,没有可陪送的年轻丫头,出阁的时候怕不好看,到跟前才买的我。」

说话间走进慈乌馆,这才看清洞门内果然栽着两片翠竹,门窗刷的是油亮的黑漆,有一排白绢灯在廊下摇曳,跨进正屋,迎头便在长供案上看见姜二爷的牌位,原来他叫姜潮平。

时修假模假式地走去捻了三炷香点上,口敬「姨父」,朝牌位拜了拜,随手插在那香炉里,就掉头寻西屏。可巧西屏在卧房那帘下站着瞅他有一会了,见他上完香,笑盈盈地走出来,引他往那头饭厅里去,「往後你都到我这里来用饭。」又吩咐嫣儿,「叫厨房把小二爷的饭都送到我这里来。」

嫣儿答应着,出去叫两个媳妇担着提篮盒进来,又招来两个小丫头帮着摆饭。刚摆好,就见南台也过来了,一面笑说:「我还到那边去请二爷吃饭呢,原来二爷在这里。」

时修一见他就有些不是滋味,未必从前他也有事没事往西屏屋里跑?可先时他初到江都,以西屏疏远他的态度来看,又不见得。总之这两个人似有些说不清的道理在里头,他越想越不喜欢,只鼻管子里轻轻应了声,也不拿正眼看他。

西屏却请他坐下一道吃,「三叔,是不是老爷有什麽吩咐?」

要不是按他从前的做派,哪肯轻易走到她屋里来?想必也是因为如今可以拿时修做个由头,他心里过得去了,不用再狠避她。

「大伯说周大人听说二爷到泰兴来监察水利,才刚打发人送了个拜帖,说是下午要到家里来拜会二爷。」

就算这周大人不来,时修早晚也要到衙门里去见他,何必急急地跑来?多半是看在他爹的面子上,这位周大人才会如此殷勤。他笑道:「周大人虽与我同阶,可听说已五十高寿了,该我先去拜见他才是。」

「周大人下晌前来,还要和大伯商议借粮之事。」

时修因问:「借什麽粮?」

「有两处庄子遭了灾,想必今年的年成好不了,周大人怕冬天闹饥荒,想找大伯借些粮食预备赈灾之用。」

这就怪了,赈灾之粮怎的不向府里要,反来找个商人支援?

西屏看出时修之惑,端着碗笑笑,「我们老爷最是个乐善好施之人,从前逢灾年,他都肯以低价支援官府粮食,是泰兴县远近闻名的姜大善人。」

南台接口道:「是啊,府衙里虽年年有赈灾的粮食,可不是这省借就是那省调的,常常不过是个虚数摆在那里,若遇灾情,也要花银子现买,或是别处借调,这样一层一层耽搁下来,恐怕到明年赈灾的粮食也运不到,百姓哪里等得起?所以若遇急灾险情,泰兴县衙便先以低价赊购买大伯手中的粮食,等上头银子放下来,再还大伯的帐。」

时修依稀记得听他爹说过,这二十年来泰兴县是有过几回这样的事。不过这些事不是他职责之内,因此也不大问。他只管搛菜吃,不以为意的神色,「如此看来,你们姜家的粮食倒很多,就不怕衙门出价太低吃了亏?」

「所以人才称大伯是大善人。」

西屏只微笑着听他们说话,一时吃完了搁下碗,走去那头里间吃茶,又听时修在那边问:「听说这府里的五姑娘三年前坠井死了,是三爷验的尸?」

南台老远把西屏看一眼,西屏和他目光相撞,在那头笑道:「他这人,凡是死人的事都要打听。」

南台笑了笑,表示见谅,「二爷难道是听了下人们的闲话,疑心什麽?可当时我验得清清楚楚,的确是淹死的,衙门里来查,那井周围也没有旁人的痕迹,不像是给人推下去的。」

时修只想到昨晚上那只鲤鱼灯,以及在红枫树底下一闪而过的影,总觉有点蹊跷。他暂且没提,只管问:「难道她就不能是自己跳下去的?」

南台诧异一下,又看一眼西屏。这话下人们也有议论过,说是因为太太替五小姐做的婚事不好,所以想不开。不过没人敢在面上显出这怀疑,想必是西屏告诉他的。

他叹了口气,「若真是寻短见,衙门也管不着。」

「若是有人逼她跳井的呢,也不问?」

「谁会逼她跳井?」南台忖度一番,笑着摇着头,「就算她不是大伯母生的,大伯母也没道理要逼她去死。要她死,也不会给她做那门亲事了。」

「我不过是随便这麽一说,当不得真的。」时修笑道,一面起来拍了拍他的肩。

西屏听他怀疑得愈发没道理了,便在那头喊,「别胡乱猜疑了,过来吃茶。」

下晌同那周大人在姜辛的书房内相会,时修因不大听得惯打官腔,便没大说话,只把他爹交代的些话对周大人说了。

那周大人听後,捋着斑白的胡子直点头称是,「姚大人虑得是,泰兴有大清河两处堤口一到夏末秋初的汛期,就有些险,是该提早把那两处加固,好在加起来不出一里,这几个月就能完工。」

说着,又抱歉地朝姜辛看,「如此一来,只怕库里的银子要先紧着这一处使用,姜老爷赈灾粮的钱,恐怕得往後拖一拖了。」

姜辛十分识大体,摇着手道:「哪里话,我的用意本是为了泰兴那些受灾的百姓,若是为钱,也不会以这样的价格让给朝廷了。自然朝廷不会赖我这点帐,我等得起,我等得起,先加固堤口要紧。」<="<hr>

哦豁,小夥伴们如果觉得不错,记得收藏网址或推荐给朋友哦~拜托啦(>。<)

<span>:||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