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飞速中文>袁隗袁术三国争权,建大汉霸业 > 第111章(第1页)

第111章(第1页)

这个时期,将过年叫元日,当然也有称正旦或者正日的。

过年非常热闹,风俗比现在还要多。其中最主要的,便是祭天和祭祖,各地的官员都要到京城去。

不过由于董卓把持朝纲,大汉的都城又由洛阳迁往长安,因此,虽然已经接近过年了,但各地的官员却没有丝毫要去长安的意思。

整个扬州充满着喜庆,尤其是寿春。

不过各县对百姓登记造册的事情,多多少少引起了一些骚动。

自古以来,藏匿黑户是世家大族的惯用手法,当初糜竺投靠刘备的时候,整个糜家有一万多人,光私兵就有两千。这要是放在明面上,早就被冠以谋反的罪名了。

现在袁术让他们将那些黑户要么交出来,要么登记造册,按人头纳税,就等于严重侵犯了这些世家大族的利益。

不过袁术在整个扬州有三大兵团,近十万兵马,虽然这些兵马当中有一半是新兵,还没有形成战力,可是要剿灭几个世家,是易如反掌的。

加上有一些大世家,比如陆家、朱家、顾家、虞家、魏家等,早已投靠了袁术,而他们在经商的过程中,已经获得了很大利益。因此,是坚决支持袁术的。

陆康和顾雍将自己家中那些没有户籍的下人全都交了出来,张允和朱恒把所有的下人和百姓也都登记造册,按人头给州牧府纳税。

有他们带头,其他的世家很快便安静下来。

当然,这些事情,袁术并没有在意,他相信陈宫定然会办好。

袁术现在所操心的,是扬州书院的筹办情况,以及新书准备发行的事情。

在州牧府官员的宣传之下,新书虽然还没有推向市场,可是许多州已经在传闻了。

新书的式样被传的神乎其神,但有一点是可以肯定的,那就是一个人可以轻松拿起一本书,而且每一本书的数量很多。

在这个时代,要找一本书是不容易的。在竹简上刻字,一篇文章,都要几个人抬,何况是一本书呢?

司马迁的《史记》,如果要再刻一本,没有十年时间是无法完成的,而刻成了也得装几车。

汗牛充栋,形容富贵家之书,一点都不为过。可即使这样,实际上他们也没有几本书。

寒门子弟为何很难出杰出人才?就是因为缺少书。

而扬州牧袁术所造出来的新书,应有尽有,囊括古今。

这一点许多人都难以相信,或者说根本就不相信。但是同样,他们也都充满了期待。

各地的客商早已云集在寿春城中,虽然他们不知道新书到底是怎样的,但绝对相信,这一定是可以赚钱的。

当然也有一些世家,早已准备好了钱粮,因为他们见过新书,那绝对是震撼的,是金钱根本就买不到的。

怀着对新书的期望,许多青年也都涌向了寿春。他们有寒门子弟,也有世家子弟。

新书被传的神乎其神,肯定是非常珍贵了。想要购买一本,他们不抱什么希望。

但想看书,还有一个办法呀!那便是做扬州书院的学子。

当然,这些学子是有年龄限制的,可就这个年龄范围之内的青年也不少。除了扬州之外,徐州、兖州、荆州、益州等地也有许多青年涌来。

而华歆更是将他的两个好友,邴原和管宁也请到了扬州。

邴原和管宁本来到辽东去避祸,可自从刘备任青州牧之后,青州的黄巾逐渐被平息,百姓能够安居乐业,孔融便将管宁、邴原、郑玄等友人,全都请到了青州,一起谈诗作赋。

华歆的办法很简单,就是派人给他们送去了一本新书《诗经》。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