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话就说话,怎麽动手动脚的。
辜白鸽向燕鸿翔道谢:“辛苦燕总了。”
“没什麽。”
燕鸿翔才不在乎别人会不会感谢。
不是他自夸,在场的几个人里,应该没有比他更适合上去汇报的。
和那些害怕抛头露面的人不一样,从小到大,不管是在学校,还是在公司,燕鸿翔总是能自然而然地成为人群中心。
让他唱歌是不太行,讲课特别是讲民航历史,那还不是信手拈来。
第四节课一开始,燕鸿翔带着与生俱来的自信与强烈的表现欲阔步走上讲台。
和老师东拉西扯的讲课风格不一样,燕鸿翔单刀直入,一开口就是重点。
他以时间为线索,有详有略地分述了中国民航的几个历史时期。
资料上短短的一行字,被他衍生出更为生动具体的细节。
经过他的讲述,奔赴新中国的喜悦丶努力建设祖国的艰辛丶开放国门後在国际市场上奋起直追的勇气……曾经的人与过去事犹如一幅波澜壮阔的画卷,徐徐在眼前展开。
衆人心潮澎湃又感动不已,连对这段历史不算陌生的江鹭时也听得津津有味。
幸好燕鸿翔愿意挺身而出。
真要让其他人上去,估计也是照着资料念。
如果非说有什麽不好的地方,那就是燕鸿翔是飞行员出身,又学过飞行器制造,大概是出于职业病,说着说着就拐到飞机发展史上。
什麽螺旋桨飞机丶喷气式客机丶宽体式客机丶以及炙手可热的国産大飞机,还有各机型之间的差异。
和江鹭时记忆里的一模一样。
说好听一点是爱飞行,难听一点就是爱显摆。
不过话说回来,三人行必有我师,多学一点知识也没什麽坏处。
江鹭时一边听一边记下重点。
齐鸣鸥听不太懂,也就在燕鸿翔说到德国汉莎丶香港美心时眼光一亮,紧接着又陷入无穷无尽的迷茫。
当他看到另外几人都在认真记笔记时,齐鸣鸥彻底慌了。
什麽,还要记笔记?
燕鸿翔说了这麽多,他要记哪句?
别燕鸿翔说了“薯条还是汉堡”,他记了个“还是”。
更为棘手的是,以他对中文的熟悉程度,根本不知道燕鸿翔说的是哪几个字,这几个字又怎麽写。
要疯了要疯了!
齐鸣鸥不得不向江鹭时求救:“江江,能不能把笔记借我抄一抄。”
“当然可以。”江鹭时大方将自己的资料推到齐鸣鸥眼前。
“谢谢。”
齐鸣鸥撸起袖子奋笔疾书。
江鹭时在这个词下面划了线,他也跟着划一条。
江鹭时把这个词圈起来,他也跟着画一个圈。
江鹭时在这行字旁边记下三个要点,他也照猫画虎地写一遍,连标点符号都分毫不差。
有江鹭时的笔记指引,齐鸣鸥很快理清了里面的内容,看起来也不是很难嘛。
但是有一点他实在不太明白。
他也是在写完後才觉得不太对劲:“显眼包?显眼包是什麽意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