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尊敬的皇帝陛下,这套转向系统比传统舵效率提高三成。。。。。。"
崇祯饶有兴趣地观察齿轮结构:
"若遇台风呢?"
"这。。。。。。"
红毛工匠语塞。
一旁的老船匠突然插话:
"陛下,小人有个土法子。"
他取来一块带孔洞的木板,
"在舵叶上凿此等漏孔,既能省力又可防浪击断裂。"
徐光启正要呵斥僭越,崇祯却大笑:
"善!赏此匠白银一百两!罗先生,你以为如何?"
葡萄牙人反复查看后惊叹:
"天才的设计!"
在尚未完工的炮舰上,葡萄牙工程师阿尔瓦雷斯正用生硬的官话讲解:
"每门红夷炮需三寸厚橡木垫板,但后坐力仍会。。。。。。"
"你们看看这个。"
崇祯从袖中取出图纸,上面画着带螺旋弹簧的炮架,
"朕观西洋自鸣钟所得灵感,可减后坐七成。"
徐光启抚掌:
"妙哉!配合臣设计的双层甲板——下层实心樟木承重,上层柚木缓冲。。。。。。"
"还不够。"
崇祯蹲下丈量炮位间距,
"两炮间要加装湿沙箱,以防火药引爆连锁。"
他忽然敲击舱壁:
"这厚度挡得住十八磅炮弹?"
随行的海军舰队副司令李克勇答道:
"禀陛下,末将实测过,需再加钉两层竹篾胶板。"
议事厅内,徐光启铺开扩建图纸:
"臣拟将船厂向北拓展二里,分设。。。。。。"
"太小了,远远不够。"
崇祯朱笔一挥,直接将红线划到江堤,
"至少五里!另设火炮试验场、水兵操练区。"
财政部长郭允厚倒吸冷气:
"陛下,这需迁移三千户百姓。。。。。。"
"朕已命松江府在浦东划出安置地。"
崇祯指向沙盘,
"凡迁居者免赋三年,匠户子弟可入新设的船政学堂——阎应元!"
"臣在!"
"你亲自督办搬迁,有坐地起价者,按《大明律》囤积居奇罪论处!"
是夜,船厂高台上火把通明。
崇祯远眺江面上大明舰队的点点灯火,突然问:
"徐卿,若全力赶工,三年能出多少战舰?"
徐光启沉吟:
"若木材供应不断,大战船百艘,哨船三百。。。。。。"
"不够。"
崇祯摇头,
"朕要的是能横扫南洋的舰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