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纪大人的话来讲,便是古法传承,匠心独运,工艺精湛,纯手工制造。
总之一句话,市面上绝无仅有的好料子,前朝宫里什么样,我们家白叠子便什么样。
那五十斤棉花,一共织了十五尺的白叠子,连半匹布都不到。
但其手感之妙,但凡见过的人,都忍不住夸赞。
听说还没织出来,就有人预定了。
毕竟整个平临国,也就这么十五尺的料子,做件稍微复杂的衣裳,也就用尽了。
是谁买的,丁家一直没讲,要价多少更是秘密。
只看丁家的表情,便知道利润多少了。
之前马家开价最低也是八百两一匹,这价格已经不少,看样子比这还要夸张。
也就纪楚跟这事接触得深,而且丁家跟沾桥县也有合作,知道真正的价格。
说是京城一户人家买的,十五尺的布料,给了三千两银子。
纪楚听到这个价格的时候,都感觉钱不是钱了。
三千两?
开什么玩笑呢。
又听说买白叠子的人是为了送礼,这便可以理解了。
世上绝无仅有的十五尺料子,用作送礼再合实不过。
纪楚稍稍摇头,这就是奢侈品行业吗,一点点东西就能卖上天价。
不过这也能看出来,倘若棉花真的放开了卖,普通人绝对是买不起的。
还是按照等级定价最合适不过,想买贵的买贵的,同时给平民留下活路。
不过永锦府算是被白叠子刺激到了。
等到今年曲夏州棉花收获,肯定是要买甲等棉花,还要请求沾桥县的认定,在白叠子上大赚一笔。
永锦府的商贾们肯定会默契抬高价格,这就不用纪楚担心了。
到时候甲乙丙丁四种等级的棉花,价格差距会越来越大。
时至今日,棉花的价格才算真的稳定下来的。
永锦府的力量功不可没。
而永锦府那边,不仅在等曲夏州的棉花,还在等他们的缝纫机。
从五月份,缝纫机大放异彩之后,永锦府的织户们蜂拥而至。
一直到如今的七月份,几乎全国各地的大织户都已经来了,目的都是缝纫机。
不管在他们那适不适用,先买回去再说。
其中以巴蜀江南最为迫切的,他们都是传统的织造产地,对这种事肯定更敏锐。
小宋训导最近忙的,便是这件事。
各地订单加起来,已经预定了三千台,再多的就不给预定了,等这批订单清完了再说。
缝纫机的定价也不算低,一台的价格在五百两,别说还价了,就算加价,那也排不上订单。
之前拼命给沾桥县做缝纫机时,多个作坊一起作业,一个月差不多能有五百台。
但现在情况不同,情况既然不紧急,而且还有新作坊的事要忙,现在一个月顶多做三百台。
有人问这十几个作坊:“有钱怎么不赚啊,多做点多赚钱啊!”
这些作坊异口同声:“做那么多干什么,太累了啊。”
钱没有命重要。
赶工?那是不可能的。
其他人只能等工业作坊园建起来,那样别说一个月五百台,一个月做一千台,都是有可能。
估计也因曲夏州这边造得太慢,故而全国各地的民间作坊都在发力。
尤其是经济发达的几个府,都在成立相同的部门。
大家不约而同地,都在打听,自家有没有数科联盟的数学学者,能不能请到他们那做官,也好带着本地数科作坊一起研究新玩意。
虽然大家都在起步阶段,但能起步已经很好了。
如果说之前还有跟风的趋势,现在能留下来真正成立数科作坊的,则是认真研究了。
纪楚听着各方的消息,也把心放在肚子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