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化州官吏惊喜之余,还道:“咱们原化州虽受灾,可都在控制范围内。”
“本地百姓说,多出来的粮食,可以送到受灾最严重的浩洲跟安济府。”
虽说这些粮食送过来,也补不上那么大的缺口。
但有比没有强。
原化州官员认真计算,以及本地士族也站出来支持党魁纪楚,说是其中七十万两的粮食,可以送到其他地方。
信件也是请求指示,这些粮食送到哪里比较合适。
原化州当年被纪楚整治一番,之后纪楚便是实际的党魁。
要说不沾纪楚的光,那是不可能的。
这些年但凡原化州的学生去到京城,都会被纪楚好友多加照顾,单这件事,就给帮了很多人。
更别说有纪大人在,什么滇州棉,什么产量棉籽,甚至想买点先进的农具,都能优先购置。
再看纪大人年纪轻轻都是东北总督,现在又被任命为钦差,肯定鼎力相助。
官员们或许是这么考虑的。
可曲夏州跟原化州百姓想得就很简单了。
他们跟叙州百姓一样,都懂得知恩图报。
当年大人帮了他们。
他们就要帮回去,能尽一点绵薄之力就成!
纪楚叹口气,跟薛明成,李师爷对视一眼,三人眼神里都有些感动。
说实话,他们做这些是为了百姓,也是尽到自己的职责。
讲一句不求回报,一点也没错。
这种情况下,有了额外的收获,怎么会让人不感动。
他们跟百姓之间是有联系的,更是有互动的。
越是这样,他们就越要对得起百姓。
尤其是薛明成,本来还垂头丧气的,现在变得动力十足。
不光为叙州百姓送的粮,还因为这份心。
所以第二天一大早,他便带着手下出发。
去宣新府买粮!
到他的任地去买粮!
连买带征,就征那些刺头。
总要把你们吃的,全部吐出来。
薛明成去买粮。
纪楚则要去安济府。
那宣新府刺头都。
安济府也不例外。
安家,季家,甚至已经做好对抗的准备。
纪楚上次当钦差什么样子,他们可是很清楚的。
唯恐就是下一个曹家。
不过他们可不会各自为战。
对纪楚这样的人,必须抱团,就跟宣新府一样。
薛明成够厉害了吧,只要大家抱团抱得紧,就不会出问题。
所以纪楚到安济府第一日,当地乡绅豪强前来拜见时,就“焦急”道:“听说纪大人之前的任地曲夏州送了一百万两的粮食过来,这可是大好事啊,运到咱们安济府没有呀。”
纪楚看着这安老爷的表情,似笑非笑道:“什么意思,不太明白。”
说着,纪楚看向当地知府。
今年五十六岁的王知府早就有了白发,现在愁眉苦脸的,更显苦相。
纪楚身为东北总督,兼管两地,本就是正四品的官职,跟知府一个等级。
再加上赈灾一事被封为钦差,妥妥的从三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