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飞速中文>君子之剑是哪把剑 > 第16章(第1页)

第16章(第1页)

宁和有些无奈:「分明是你自己想吃,又何必说是为我。」

杏衫少女嬉皮笑脸:「先生怎如此说?」

说着,过来与宁和倒茶,倒完双手捧着奉至宁和面前,殷勤地道:「先生用茶。」

看着倒也似模似样的,然而宁和才刚一转身,她便伸手眼疾手快地从盘中捻了块豆糕塞进嘴里,躲到桌後嚼着吃。耸眉耷眼,活像只偷油老鼠。

宁和无言,呷了口茶才道:「你是讨打来了?」

杏衫少女一边嚼糕一边含含糊糊地叫屈:「怎会……是我祖母,又催着我嫁人……我上来躲躲。」

「杏娘啊。」宁和瞧着她茸茸的发顶,轻声叹了口气:「再有几月,你便二十了,实也拖不得了。」

杏娘听了皱皱眉头,直言道:「可我不想嫁人,嫁了人就要去别家了。为何女子生来便要嫁人。先生,你不也未曾嫁人吗?」

宁和摇了瑶头,道:「我与你不同。」

第十章

「不一样?先生是女子,我也是女子。先生读书,我也读书。先生长得好看,我也长得好看!」杏娘一边掰着手指一边在屋子里走来走去,转过来瞧着宁和说:「哪里不一样?」

宁和笑着道:「你还不懂。」

杏娘顿时不满地凑了过来,将脑袋搁在宁和

桌上嘀咕道:「先生,杏娘今年就要满双十了,先生怎麽还当我是孩童不成。」

宁和失笑,伸指轻轻推了推她脑袋:「你也知道你是大姑娘了,还这麽不稳重。去去,找四娘顽去,别在此处扰我注书。」

杏娘不高兴地走了,顺手还把那叠豆糕也给端去了。一番端进端出,愣一口也没叫宁和吃着。

好在宁和也不是那等重口腹之欲之人,只是有些无奈第摇了摇头。屋中又复安静,便继续埋头注书了。

这杏娘,就是二十年前周生往州城赴考前,杨菀娘所怀上的那个孩子。许是因菀娘孕时忧思过重,杏娘生下来很瘦弱,险些养不活。尤其三岁时有一回高烧尤其凶险,四处寻医问药都说不成了。绝望之际,周家却忽然想起了宁和来。

婆婆朱氏说:「宁和是有大造化的人,天下女子,就她一个能中举。且她那日来时不是说,道长说她也是身有仙缘之人,命格定然不凡!不若把杏娘送过去,她若收下,兴许能叫杏娘得她庇佑,平安长大!」

杨菀娘听了,当日就带着孩子求到了宁和家门口。於是不久後,宁和的书院中便多出了一个小娃娃,每日跟前跟後地带着,说是新收的弟子。

稀奇的是,从那以後,小杏娘也真就慢慢的不生病了,身子骨也一天天壮实起来。小孩子见风就长,跟春日柳芽似的,没多久就抽展成了满地跑的小童儿。

周家见孩子养活了,越发信那命数之说,此後也不敢领杏娘回去,一直将她养在宁和这里,常来看望。

就这麽,杏娘在书院中慢慢长大了。

在她还小的时候,菀娘几乎是日日都来,牵肠挂肚丶疼惜不已。可等到杏娘长大些了,脸貌有了明晰轮廓,她就渐渐不怎麽来了。只给她取了个名,说叫周玉。到後来,甚至杏娘都得每月回家探望时才能见到母亲。为此杏娘还跟宁和抱怨过几回,说娘不疼她了。

宁和听罢,只是抚抚她的发顶。杏娘懵懂,不知缘由。宁和却是懂得的。

她知道,菀娘是在自己的女儿身上望见了丈夫的影子。

因生来是女儿,杏娘从容貌上粗看其实与父亲周生并无多少相像之处。但若是熟悉之人,却能从眉眼间比出七分神似来。尤其那双眼睛,明亮跳脱,瞅人时灵动欢快,活脱脱就是周生少年时的模样。

宁和记得那时候。自己跟在周生身後踏进他家院子,一袭杏裙的杨菀娘迎出来,纤纤细步,粉面桃红,望向周生的双目秋水温柔。

周生说:「这是吾妻菀娘。」

少年夫妻,情意绵绵。

宁和还记得,周生曾给自己看过一篇自己写下的诗文,叫作《三月三与菀娘初见》,想是二人定情之作。

里头写:「春风杏花雨,秋千笛声拂。人面花相映,青雀寄枝归。」

想是他二人定情之作。

杨菀娘将女儿唤作杏娘。周生名叫周琛书。琛者,美玉也。她便给女儿取名为周玉。

她一辈子也没能忘掉周生,便顶着周家媳妇的名号过了一辈子。可一直到四年前葬进周家的坟地里,也没能等来她想等的那个人。

杏娘虽聪慧,然而自幼时起身边之人便无不呵护宠爱,叫她养得一副无忧无虑天真性情。这些东西,她是不懂的。

她不懂得母亲杨菀娘一生苦候,除此之外便是盼女儿嫁得良人,往後琴瑟和鸣丶有所托付。她也不懂得祖母朱氏心中有愧,之所以在她还未至及笄之龄时就开始四处为她找寻夫婿,是因见菀娘缠绵病榻,恐有不好,想着叫菀娘见女儿出嫁,让她能了却了这桩心事。

也因为不懂,杏娘当初一听要自己嫁人,便抗拒得厉害,转头就躲到宁和这里,连家也不肯回了。朱氏没奈何,只得将此事暂且放过,压後再提。

可谁也没想到,才到第二年的春天,菀娘就去了。

杏娘回家了。守完三年孝期再出来,人就一下子稳重多了。只除了在宁和面前时,有时还能显出些从前那样的跳脱脾性来。<="<hr>

哦豁,小夥伴们如果觉得不错,记得收藏网址或推荐给朋友哦~拜托啦(>。<)

<span>:||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