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似乎漏了一个……刻在骨子里的自卑。
第二次和骆则山见面,是在单位的办事大厅。
纪冬啓被包工头派来跑腿,文件上缺个章,当时着急送回去,他走得匆忙。
是骆则山喊住了他。
“你叫我?”纪冬啓没有认出骆则山。
“可以加个联系方式吗?”
骆则山一边询问着,一边递过来了二维码,显然没有给纪冬啓拒绝的机会。
“我们见过的,工地上。”骆则山提醒他。
纪冬啓尴尬地笑笑:“噢噢,记得。”
他其实没有印象,包工头带着他去了好多饭局,见过了不少人。
直到把文件交到包工头手里,他脑海里才闪过一些画面。
原来是他。
第三次见面已经是一年後,纪冬啓的家庭情况慢慢好转,该还的债还清了,老房子旁边起了地基开始盖新房。
这年,纪冬啓二十一岁,他决定捡起久违的书本去参加自学高考,目标是建筑工程专业。
工地上环境嘈杂,根本没有办法专心下来学习,于是纪冬啓经常在没事的时候去图书馆。
刚好,骆则山要报考研究生。
能在偌大的图书馆遇上,是一种难得的缘分,更何况两人都是为了“考试”。
一年前交换了名字之後,就安安静静躺在通讯录列表再没说过一句话的微信,开始活络了起来。
备考期间是孤独的,所幸遇上了彼此。
骆则山会给纪冬啓推荐练习书目,会互相监督打卡,会抽背英文单词,会一起计时做卷子。
然而纪冬啓必须得继续打工养活自己,艰难的生存和枯燥的学习,两边压得他快要喘不过气。
在他坚持不下去的时候,是骆则山拼命拉着他一步步向前。
两人的关系就这麽莫名其妙地打上了结,无论如何都撇不开。
骆则山是本地人,纪冬啓不是。
那些从高度紧张的学习生活中挤出来的节日,骆则山会带着他穿过大街小巷,只为吃上一口地道的特色菜。
或者坐地铁进岛,去大学城的小吃街从头吃到尾,一路上还跟他讲大学的回忆。
“所以,纪冬啓,再坚持一下吧。”
骆则山用这种方式激励着他。
考试成绩出来後,纪冬啓有很长一段时间都在躲避骆则山。
他觉得辜负了骆则山对他的期望。
自己反而没了遗憾,努力过付出过拼搏过,仍然考不上,那就是自己的命。
纪冬啓老老实实回工地跟着师傅干活,他得在城市里生存下去。
骂他不思进取也好,得过且过也罢,他都认,只是万万没想到,他等来的是骆则山的告白。
纪冬啓是同性恋吗?
不是,他的前任也就是初恋对象,性别为女。
骆则山是同性恋吗?
也不是,考研初期冷落了女朋友,是她提出了分手。
所以纪冬啓对于骆则山喜欢他一事,脑子有点转不过弯来。他们两人之间,难道不是朋友吗?
纪冬啓更加不敢面对骆则山。
他一向不太会拒绝人,也许是长达一年的相处让骆则山産生了错觉吧,他想。